网站电话:15381520085
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吴氏新闻 >>吴氏溯源 >> 吴芮隐居吴园之谜
详细内容

吴芮隐居吴园之谜

时间:2017-09-22     作者:吴启文【原创】   阅读


秋日,万里无云,阳光和煦。在朋友的陪伴我,我们一行登上了江西省德兴市东门外学宮山巅的聚远楼。据清同治年间的《德兴县志》记载,该楼于宋熙宁年间(公元1068-1077年)为邑内名士余仕隆所创建。因苏东坡一首《聚远楼》诗,而使该楼名闻天下。

站在聚远楼顶层上远眺,层峦叠嶂,连绵起伏;街道纵横,高楼成群。天高云淡,心旷神怡;秋风拂面,凉爽宜人。我指着楼东山下一汪湖水,笑问:这是水库吧?朋友答:这是新营乡(现叫新营街道)内的凤凰湖,就是1958年修的凤凰岭水库。朋友又笑着说,这水库下还有你们吴家的故事。未建水库前,这里有一个叫“吴园”的地方,相传古名叫“吴阐城”,是长沙王吴芮的隐居之地。

啊!我大为惊奇。芮公戎马一生,南征北战,何来隐居?又为何隐居在这偏僻的赣东北山村?

朋友见我很是疑惑,带我来到山脚下、凤凰水库边的礦冶博物舘。舘长热情地接待我们,随手翻开了《德兴县志》(1993年版)。865页上清清楚楚写着:

吴阐城址 在新营乡小吴园村,为汉长沙王吴芮隐居地。有铸印墩、凤凰台、走马堤、淬剑池、寅宾园等古迹。北宋参政张焘曽祖父、炼铜家张潜“常爱汉长沙王故里山水清旷,乃即其铸印墩为归藏之所,而构第其下。规画宏壮,內外数百楹,并南山凿池、筑台。亭馆棋列,中为大道,绵亘数里,夾以松桧,环植佳木数万株。”(《张公潜行状》碑石)后人即将吴阐城改名为吴园,城址大部分在今日的凤凰岭水库内,已被水淹没,仅存的只有在原寅宾园址上兴建的“张氏忠定宗祠”。

在另一本文献上,还找到一首宋代名儒、理学家余芑舒的“吴园”诗:

吴姓迢迢起汉家  池台宜古不宜奢

已欣山水周遭屋  故著桑麻间莳花

旧日石痕欧冶剑  新秋灯火惠施車

少年曾共游人醉  不信欢娱有叹嗟

这首诗粗犷地描述了吴阐城(吴园)的历史规模和环境。遗憾的是这一文化古迹已不存在,现在只留下极少的史书记载和民间传颂。

館长见我还不是很相信,又在内部刊物上找到了一篇德兴市文史专家的文章“长沙王吴芮和吴阐城考”。上面写道:

吴芮封长沙王后,完成了父辈的嘱托,本以为可以过几年安定生活,可是没有想到,却面临着*斗争的漩涡。刘邦帝业已定,就和吕后利用各种手段想除掉异姓功臣。吴芮当时的一举一动都在刘邦、吕后的掌握之中。吴芮不仅会领兵打仗,更善于用人,巩固发展自己的势力。韩信是汉王朝元帅,大小战役与吴芮一样多,吴芮部下的伤亡却比韩信少,而战后巩固的地盘是韩信的1.5倍。刘邦、吕后做梦都想除掉吴芮这个异姓王。萧何对刘邦说,要灭吴芮,倾全汉之兵,再战一纪(六十年)尚难。刘邦只好逐步削弱吴芮的势力。吴芮交出南越管辖权后,吕后突然削除赵陀的“南越王”爵位,并遣军讨伐。吕后派出的军队战败而归。吕氏只好要求长沙王出使抚平,吴芮派辛追、陆贾去谈判。辛、陆与赵陀有旧,赵陀答应愿长作汉之藩臣,实际上仍称王如故。吴芮的队伍向南发展,兵伐南越,围而不歼,以和求全。占领南越后,宣传“重民”理念。帮助南越推广“芮”稻,开发当地资源。至今,广东和海南还在种这种稻子。吴芮在南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和平共处政策,很受百姓尊重,现在南越(又称南粤)、桂林、柳州还有吴芮庙。

张良为了跳出*斗争漩涡,辞官归隐。挂冠后在吴芮家住了一个多月,张良告诉他韬晦之计,要保存实力。吴芮按张良的计谋,开始低调行事。把自己大部分地区的领地让刘邦封给他的子女,并将自己的部分精锐亲兵分到荆王刘贾帐下。吴芮这样做主要是让刘邦和吕后消除对他的疑忌。

吴芮四十岁的时候,与同甘共苦多年的爱妻毛苹(长沙王王妃毛氏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才子之一)泛舟湘江,庆祝自己的生日。吴芮眺望远山,思念家乡瑶里;近看湘水,回忆鄱阳湖起步的历程,感慨万端。其妻知道他的心思,面对明月高歌一曲:“上邪!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。山无陵,江水为竭,冬雷震震,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。”吴芮听罢,万分感动。暗下决心归隐,夫妻俩人,过那悠闲自在的生活。

吴芮有五个儿子,长子吴臣留在长沙,因刘邦有诏书说:“长沙王芮,忠。”要应付朝廷世袭长沙王位,命幼子吴元,带一部份家眷回老家居住,其余三子四散发展。

是年,夫妻双双无疾而没。刘邦得报吴芮逝世的消息后,下诏厚葬追谥他为“文王”。葬于长沙城北。吴芮英年早逝,成为历史之迷。

吴芮真的早逝了吗?其实他没有死。他急流勇退,退出了历史*舞台,到他的发源地番境,一个山明水秀、气候宜人、村落稀少的偏僻山野隐居去了。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德兴市银城南郊凤凰岭下的吴园。他为什么选在这个地方隐居?其原因之一,这里离老家瑶里不远,步行仅一日之遥,与老家的幼子吴元便于相互照应;其二,对地形环境熟悉。因汉初德兴尚未建县,属番东境,原为他的辖区。吴芮任番令时曾来这里考察,并派员在这里开矿制造兵器;其三,当时,这里是一片深山老林,人烟稀少,几乎没有什么人家。不要说康庄大道,就是羊肠小路也很少。山高皇帝远,是隐居的最佳选地。吴芮用假逝这种方式隐退,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这样既脱离了险境,又保存了实力。吴芮自己被谥文王,长子吴臣又世袭了长沙王位,两全其美,何乐而不为。

吴芮假逝以后,带着爱妻和亲信随从秘密离开长沙,到现在的德兴吴园这块美丽的山地里,开始他下半生隐居生活。出于将帅本能,他一定居下来,首要任务就是布设防务保护自己。他发动随从人员,垒石筑城。吴芮一生中筑了三次城,第一次他任番令时,筑了鄱阳城;第二次他入湘后筑了长沙城;这是第三次他退隐后筑城。城筑好以后,他在城楼匾额上书《吴阐城》三个楷体大字。自此以后,这里就有了吴阐城这个地名。吴阐城的含义,大概是吴芮认为自己虽然隐居在这座小山城里,可是,他心地里还是明亮、开阔、弘广,时刻没有忘记国家大事。

吴阐城三面依山,面对洎水。南面是凤凰岭,西面是古龙岗,龙凤呈样,环境优美。在吴阐城西山坞里,吴芮设了支精锐的卫队,日夜保卫着这座小山城。这支卫队,平时操练、铸剑、造兵器。农时却耕田、翻地种庄稼。生产自给,以兵养兵。后来这支卫队的驻地称之为“理旗坞”。

吴阐城建好后,吴芮每天在这块幽静的地方习武健身,跑马射箭。有时带几位随从上山狩猎;有时独自一人河边垂钓;有时和部下到周边山地植树栽花,美化环境;有时与爱妻一起登高望远,下棋吟诗,写字作画,生活过得丰富多彩。现在这里还留有大花山、小花山、寅宾园、走马堤、淬剑池、铸印墩、凤凰台等古遗迹。

吴芮后来因年事高而老死。去世后,其子孙将他葬在吴阐城和瑶里中间的婺源县镇头乡鸡山。墓冢有三,并列在山巅,其范围广达数百亩,每冢间隔约百米,宛如冈峦兀起。西座即吴芮墓。古墓坐南朝北,封土呈弧形,高10米,宽5米,长8米。墓碑有二,阴纹字迹清晰。一碑高132厘米,宽66厘米,面刻《延陵郡三十世祖汉长沙王讳芮谥文吴公之墓》等字,清雍正十一年岁次癸丑孟冬月立;另一碑高88厘米,宽98厘米,面刻《汉长沙吴文王芮墓》等字,清乾隆二十八年秋月立。

吴芮去世后,其子孙为永远纪念他,在吴阐城建了汉长沙王吴芮庙,长年供奉香火。

......

从文字看,言之凿凿,有根有据。假逝?隐居?似乎不合常理,也不合推理,在德兴之外也找不到这样的说法和依据。笔者请教过研究吴芮文化的文史专家和历史小说《长沙王吴芮》的作者,都说“闻所未闻”。必竟二千二百多年了,古文献中难已找到类似这样的文字记载,考古中也没有这样的文物佐证,留给后人的多是口口相传的故事或传说。看来,长沙王吴芮隐居吴园之说,还真是个谜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2017年9月22日  江西上饶


最新评论
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
  • 电话直呼

    • 15381520085
    • 14796350589
    • 13767312212
    • 客服1 :
    • 客服2 :
  • 扫一扫 关注 微信

seo seo